在古代挣1000两黄金有多难?——网剧《田耕纪》中的地狱级任务

发布时间:2024-12-06 05:07:10 来源: sp20241206

  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古代,黄金始终都是贵重金属,1000两黄金更是一笔数目不小的财富,咱们多数人一辈子都未必挣得到。所以,在网剧《田耕纪》中,当女主角误入古代农村,拿到“挣够1000两黄金”这个游戏任务以后,她只能开足马力去挣钱,又是种田,又是采药,又是开发蒜香花生,不断地尝试新渠道,解决新问题,可是距离目标总是差着一步……

  今天我们不妨借《田耕纪》进入历史,聊聊古代中国的黄金价值,看看古代平民的真实生活。

  壹

  金银比价不断变动,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都不一样

  先看第一集,女主角连蔓儿得知自己必须挣够1000两黄金,便自言自语地算了笔账:1000两黄金等于10000两白银,1两白银等于1000文铜钱,所以1000两黄金就是1000万文铜钱,按1文铜钱等于1元来算,那就是1000万元!

  很明显,连蔓儿认为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比10,白银和铜钱的比价是1比1000,1两黄金能换10两白银,而1两白银能换1000文铜钱。古代中国真有这样的比价标准吗?没有,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因为金银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都不一样。

  网上说《田耕纪》是以宋朝田园生活为背景,那么宋朝的1两黄金能换多少白银或铜钱呢?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江西官员向朝廷奏报金银价格:“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过去上等黄金1两兑换10000文铜钱,而江西官员希望1两黄金只换8000文铜钱。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对大臣说:“银两八百,金五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5)1两白银只能换800文铜钱,1两黄金则换5000文。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某地方官向朝廷奏报山东登州蓬莱县的黄金价格:“上等每两支钱五千,次等四千五百。”(《宋会要辑稿》食货34之14)上等黄金1两能换铜钱5000文,次等黄金1两只能换4500文。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围困北宋首都开封,要求大宋皇帝拿金银换和平,于是市面上的黄金和白银都涨价了,“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三朝北盟会编》卷32)黄金1两换铜钱2万文,白银1两换铜钱1500文。

  靖康元年腊月,因为金兵索要更多的金银,开封城中的黄金和白银价格暴涨,“金一两准三十二千,银一两准二千三百。”黄金1两换铜钱3.2万文,白银1两换铜钱2300文。

  所以您看,北宋短短100多年时间,黄金1两从几千文到几万文不等,白银1两从几百文到几千文不等,涨跌幅度极大。至于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宋朝政府从未规定过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市面上的金银比价也从来没有遵循过这样的标准。

  贰

  金银比价不固定,连铜钱也不固定

  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朱元璋不懂经济规律,更不懂货币规律,误以为朝廷只要强行规定一个金银比价,民间就会遵循,市场就会稳定。他倒是规定过1两白银等于1000文铜钱,但也没有规定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为啥?因为到了明朝,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更加起伏不定。

  明朝前期1两黄金至少能兑换15两白银,而在明朝后期,因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墨西哥的银矿被欧洲殖民者开采出来,美洲白银被欧洲商人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购买商品、兑换黄金,于是中国的黄金相对减少,白银相对增加,短时间内白银暴跌而黄金暴涨,金银比价一度涨到1比30,即1两黄金能换30两白银。

  除了金银比价不固定以外,连铜钱也不固定。单是以明朝前期为例,朱元璋先是禁止铜钱流通,强制发行纸币“大明宝钞”,然后又因为疯狂印钱而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大明宝钞在民间彻底沦为废纸。纸币不行了,铜钱光明正大重新登台,可是明朝铸造的铜钱参差不齐,竟然做不到全国通行。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在位期间,北京城里主要流通一种名为“黄钱”的铜钱,700文黄钱能兑换1两白银;河南和山东主要流通一种名为“皮钱”的铜钱,1100文皮钱才能换1两白银(参见《钦定续文献通考》卷11)。

  从明朝后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银本位的时代,赋税征收和财政结算均以白银为标准,民间大额交易也开始广泛使用白银。但是明朝以前,在汉朝、唐朝、宋朝、元朝这些朝代,铜钱才是主流货币,白银和黄金在日常交易中极少使用,如果有人携带白银出门,通常要兑换成铜钱才能花得掉。所以在北宋首都开封和南宋实际上的首都杭州,都存在着大量的“金银铺”,这些铺子可不是首饰店,而是让人们把金银兑换成铜钱的钱庄。至于南宋前期,宋高宗和宋孝宗在位时,江南地区还一度禁止使用金银,连铜钱都一并禁止,只允许百姓使用朝廷发行的纸币“会子”。

  叁

  宋朝银锭不是小元宝,是扁扁的长方体

  当然,宋朝肯定是有白银的,少数大额交易也可能用到白银,《宋史》中就有北宋大臣斥资几千两白银买豪宅的记载。不过由于白银在宋朝并非基准货币,交易中的使用率极低,所以宋朝还没有出现明朝和清朝那样的碎银子,而是以银锭的形式出现。宋朝银锭长什么样子呢?一般是扁扁的长方体,一头略宽,一头略窄,造型很像大臣上朝用的笏板。按南宋数学教材《乘除通变算法》和元朝学术著作《通鉴释文辩误》的记载,宋朝银锭分为大、中、小三种,大银锭重50两,中银锭重23两,小银锭重12两。

  元朝建立后,造型像小船的元宝形银锭才出现,大小和重量差异很大。按《南村辍耕录》记载,仅仅是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皇帝赏赐给大臣的银元宝就有50两、49两、48两、45两等区别。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田耕纪》里出现的货币场景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女主角认为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1两白银等于1000文铜钱,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固定的比价标准。

  第二,假如《田耕纪》的时代背景确实是宋朝,那么剧中多处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情节也违背历史,因为宋朝以铜钱为基准货币,南宋前期则强制流通纸币,白银直到明朝后期才成为真正流通的货币。

  第三,假如《田耕纪》的时代背景是宋朝,那么剧中女主剧连蔓儿和男主角沈诺靠代写书信挣到一堆碎银子的情节也违背历史,因为宋朝人即使在大额交易中使用白银,用的也是形如笏板的银锭,而不是造型不固定的碎银子。

  肆

  宋朝没有花生,明朝才进入中国

  好,咱们接着往下聊。

  本文开头提到,女主角连蔓儿为了挣到1000两黄金,曾经开发蒜香花生。实在讲,这样的情节也不可能出现在宋朝,因为宋朝还没有花生。

  目前国际生物学界和农学史领域的主流意见认为,花生的原产地在南美洲,准确说是在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和巴拉圭一带,至少从4000年前起,那里的美洲人就把长长的藤蔓类野生花生驯化成了个头矮小但籽粒饱满的栽培花生。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南美洲的花生被殖民者引种到欧洲、非洲和亚洲。

  个别学者认为中国也是花生的原产地,论据是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和江西修水山背遗址都出土了花生的植物籽粒。然而经过中科院植物种子室的鉴定,这两处遗址出土的所谓花生籽粒要么因为过于残损而无法鉴定,要么被鉴定为“疑似花生”。所以这个论据是站不住脚的。近年来还有学者从云南发现野生花生,但是基因测序表明,那些野生花生跟栽培花生并没有遗传关系。换句话说,即使咱们中国很早很早以前就有野生花生,也不能证明中国先民驯化了野生花生。

  还有一条文献上的依据,出自唐人笔记《酉阳杂俎》:“形如香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之,花开亦落土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很明显,这种别名“花生”的植物是藤蔓植物,种植者要像种豆角一样给它搭棚搭架子,它也不是真正的花生。实际上,古代中国出现过太多与今天同名的饮食和作物,但大多是同名而异物。例如唐诗宋词里都有“白酒”,但当时的酒水酿造文献可以证明,当时的白酒绝对不是今天我们通常指代的蒸馏酒,而是由于酒曲相对干净而酿造出的乳白色低度酒。唐诗宋词里也有“玉米”,但绝对不是今天我们说的玉米棒子,而是指碾磨精细、洁白如玉的高档大米。

  既然中国不是花生的原产地,那么花生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必须等到明朝,等到16世纪上半叶,花生被欧洲殖民者引进到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这种耐旱又高产的作物很快被中国的海商注意到,进而被引进到福建和广东。随后几百年里,花生陆续向北传播,从福建沿海路传到山东,从广东沿陆路传到中原。

  明朝后期,一个名叫宋诩的文人出版《竹屿山房杂部》一书,在其第五卷《佳蔬糁》和第六卷《收藏制》里都提到了花生。明朝崇祯年间,一个名叫方以智的文人出版《物理小识》,则提到花生的别名和炒制方法。这两部文献里描写的花生才是真正的花生。

  所以,如果《田耕纪》把时代背景放在宋朝,那么女主角将蒜香花生作为赚钱手段也不可行。

  伍

  《田耕纪》女主角,想挣到1000两黄金,难之又难

  做蒜香需要大蒜,宋朝大蒜倒是有的,而且宋朝人也确实会用大蒜来腌菜。南宋食谱《浦江吴氏中馈录》载有“蒜瓜”“蒜冬瓜”“蒜茄子”的做法,分别是用大蒜来腌渍黄瓜片、冬瓜片和茄子片,腌制方法均为将大蒜拍碎、捣泥,与待腌制的食材拌匀,撒上盐,浇上醋,封缸贮藏。为了防止食材被霉菌污染,拌蒜之前还要提前用滚水把食材焯一下。

  假设《田耕纪》把时代背景放在明朝后期,蒜香花生就毫不违和了,可是连蔓儿靠这款美食能挣到1000两黄金吗?很难很难。

  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在一道奏章里提到当时江南农民家产情形:“中产之家,不过蓄钱一二千,银十数两。”(《皇明圣政条编》)中等人家的资产只有一两千文铜钱、十几两银子。

  文人雅士挣钱比农民容易得多,但也不能轻松致富。我查过明朝画家徐渭的年谱,万历五年(1577年)他为大官王世贞临摹《千岩竞秀图》,报酬只有铜钱300文,折合白银还不到1两。而明末画家杨白眉的收入更低,别人让他画一幅驴,他的要价只是一斤驴肉而已。另一位画家仇英的名气很大,按明人笔记《蕉窗九录》记载,仇英一幅山水画的最高售价是500两银子,按当时金银比价来算,也只能折合黄金20多两。

  《三言二拍》里有明朝商人施复靠开织布作坊发财的故事,原文说“不上十年,就长有数千金家事”,这里的数千金可不是几千两黄金,而是几千两银子,折合黄金最多一二百两。在小说情节里,施复运气超好,屡发横财,可是为了几千两银子,他仍然要用将近10年的运营和努力才能挣到。

  历朝历代都有超级有钱的富商巨贾,他们当然有可能挣到千两黄金或者更多的财富,可惜这些人在比例上少之又少,他们的能力和机遇也不太可能被普通商贩复制。所以,《田耕纪》女主角有没有可能挣到1000两黄金?有。达到这个目标难不难?难之又难。

  最后我们再给这部剧挑个小毛病——剧中屡次让连蔓儿说“一千金”,以此指代1000两黄金。实际上,当古代中国人说“百金”“千金”“万金”时,指的都不会是黄金,而是铜钱或白银。例如北宋文人龚鼎臣在《东原录》里就写过:“世俗谓,一钱为一金,百金为一鐶。”当时“一金”只是1文钱,“百金”只是100文。

  文并供图/李开周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