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08:59:34 来源: sp20241109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一支由50余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青海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5天里,师生通过参观展览、调研访谈、支教实践等形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可知、可感。
实践团走进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院,通过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辛月祥是青海人,但是一些青海文物中的历史故事,他也是行前准备微课材料时才知晓。“我第一次了解到西汉末年新朝初期青海东部地区就已经被划归到国家统一的疆域和版图。在海北州海晏县内出土的‘虎符石匮’上的铭文就说明青海东部地区被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而对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宋姿慧和历史学院2023级硕士生马天宇来说,此行令他们最受震撼的展品莫过于《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这幅巨型唐卡长卷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图,不仅展示了藏族的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更体现了藏汉等民族在长期文化交流中的深度融合。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50余名师生赴青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供图实践团来到西宁大通县老爷山脚下,顶着烈日见证一场原汁原味的“花儿”擂台赛(民歌竞唱)。来自香港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施乐浩说:“各民族优秀文化保存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并在创新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共有共享,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展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大通县明长城遗址,会同书院2022级本科生乔逸帆感慨:长城分割了不同政权的势力范围,但并未割裂长城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未阻断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如今,汉族、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18个民族和谐地居住在大通。长城也成为了大通各民族共同的精神符号。
在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实践团的成员们与近90位中学生三两结伴,漫步校园。来自澳门的物理与天文学院2023级硕士生郭智匡与当地一线教师访谈交流,深切体会到,教师是帮助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当地教师巧妙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并组织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研学参观和板报比赛,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深刻领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50余名师生赴青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供图实践团还先后走进果洛藏贡麻村和同仁市扎毛乡牙什当村两个藏村。深入村中,民居、小学、快递站、便利店等有序分布,藏族文化元素与二维码、广告牌等现代元素相得益彰。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阎嘉智幽默地说,来青海之前本已做好“发配边疆”与世界断联的心理准备,却惊奇地发现手机的5G信号一直满格。想象中的烂泥破路没遇到,所见都是规整的公路。
此外,在青海师范大学,实践团的师生们与西宁团市委、青海师范大学团委师生汇聚一堂,开展联学;在热贡龙树画苑,师生们学习唐卡的制作工艺;在金银滩原子城纪念馆,实践团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在北京师范大学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研究站与芨芨草观测站,实践团亲眼见证科技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巨大潜力。
5天的行程,实践团收获满满。来自澳门的教育学部2023级本科生罗泳怡称,“此次青海的研学之旅,我踏上了一段穿越历史与现代、融合文化与自然的非凡旅程,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在我心中深深烙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艺术与传媒学院2023级硕士生于艺铭称,此行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刘军 通讯员王姿报道)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