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1:08:35 来源: sp20241205
各地结合实际扩充服务清单——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自今年5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以来,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目前多数省份已出台基本养老服务制度设计的实施方案。同时,很多省份在严格落实国家清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将家庭照护、老年优待、法律服务等内容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这几年,跟随子女迁居杭州的“老年杭漂族”越来越多,这一群体对交流聚会场所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旗舰式民生综合体——古荡街道益之家社会组织服务站内,“老漂吧”里不时传出老人们夹杂着天南地北方言的欢声笑语。
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文平告诉记者:“服务站不仅有‘老漂吧’、书画室等场所,还有‘幸福食堂’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惠餐食。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服务站能为周边居民提供50多项服务。”
留守家乡的老人同样有人牵挂。9月初,经过1个多月改建的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雩田镇彭汾村“一老一小幸福院”正式运营,不仅留守老人能享受到餐饮、文娱等服务,孩子们还能在此度过课后时光。“各项设施很好,在这里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村民刘奕增说。
据了解,遂川县利用闲置乡村小学,为彭汾村、盘溪村等村落改建出26家“一老一小幸福院”,并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组,打通了农村养老育幼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各地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民政部正会同相关部委实施2023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努力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近期,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低保家庭中的完全失能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机构专业照护服务。
有效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在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如何让处于生活困境中的老年人得到及时照料和关爱是难点之一。
家住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孙集村的孙大爷,因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今年5月,淄博市欢乐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了解到老人情况后,立即开展关爱行动。工作人员不仅每周上门探访两次,帮助照料老人生活,还为其配备急需的血压计、气动床边桌等器具。
据介绍,淄博市依托90余家社会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养老服务”多元融合项目,组建了资源链接、精神慰藉、志愿服务3个助老工作组,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健康管理、应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探访关爱服务,成为专业服务的有益补充,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认知症常常让老年人及其家人陷入“一人失智,全家失衡”困境。今年,江苏省太仓市启动老年认知症友好示范社区试点。6月以来,当地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在4个试点社区累计完成1302人次的认知症风险筛查。
“认知症照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服务推广中的作用。”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娴敏表示,在失能失智老年人比例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推进认知症照护这项专业服务从“政府购买”到“市场买单”,打造面向市场、面向刚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将成为此次试点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为做好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落地,民政部还积极推动各地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俞建良介绍,“我们正在以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契机,指导各地加快落实‘十四五’规划下达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同时,指导各地加快实施探访关爱服务,把服务主动送上门,提前发现和预防居家养老风险”。
引导动员全社会参与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不断推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河北省唐山市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唐山市770.6万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185.22万、占比24.04%,65岁及以上人口136.7万、占比17.74%。为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今年,在对照中央和河北省的养老服务项目基础上,唐山市增加了政府购买养老补贴、基本医疗保险补贴、社区老年教育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老年医疗服务优待等6项服务项目,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唐山市所有县(市、区)均已制定本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唐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米文娟介绍。
织密养老服务保障一张网,还要引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共识和工作合力。其中,解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难题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吸引更多人投身养老服务,急需打通养老护理人才职业上升通道。
今年7月,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江苏省设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在全国范围引发热烈反响,说明这一制度设计顺应了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我们在适用对象、评审条件设定、学历起点、专业能力要求等核心问题上,做了多轮论证。例如,既要打破‘唯学历’论,突出从事养老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也要对高学历者设置初定通道,吸引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说。(本报记者 敖蓉)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