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何以是泉州:一座网红城市的进阶史

发布时间:2024-11-05 21:48:48 来源: sp20241105

  1月28日晚,“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福建泉州举行,全国众多知名学者和媒体聚集于此,让历史悠久的世遗古城重新被看见。

  上述活动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

  去年,泉州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烟火气,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到此探访,一个向海而生的泉州跃然眼前。

  这座被刺桐树掩映的海港之城,曾接纳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印度、锡兰乃至地中海世界的使臣、商贩与香客,形成极富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通淮关帝庙与清净寺比邻而居;佛教与印度教和谐共处;天后宫的焚香,德济门外的番坊里;摩尼光佛的背光和僻居城郊的草庵,包括那些改名换姓、寓居泉州的锡兰人,更是让泉州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发达和网红城市的底色。

  何以是泉州?它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能量究竟是什么呢?

  当晚,上述活动以“耕海千帆竞”“刺桐万国商”“古厝吐新生”和“爱拼才会赢”四个篇章,邀请了知名专家、非遗传承人、邮轮设计师、工程人员、企业家、体育运动员、民俗文化传播使者和外籍友人一起,讲述了泉州的文化历史和城市精神。

  大航海时代下的刺桐城

  丁毓玲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馆长,她也是此次活动第一位上台演讲的嘉宾,她已在博物馆系统工作30多年,曾组织文物赴20多个国家展出。

  她在演讲中讲述了海交馆文物展品的背后故事,它们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海洋交通和航海“黑科技”。

  海交馆序厅有一张图,海洋并不是蓝色,而是金色的,这引发很多人的好奇和热议,她在演讲中给予了解答。

  “大海对我们泉州人来说,就是希望的田野。”丁毓玲称。

  海交馆“镇馆之宝”是一艘沉睡了700多年的南宋福船,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出土的唯一一艘从海外返航的古代远洋海船。

  “怎么判断它是返航的海船?因为在这艘船上,考古发现了很多‘舶来品’,比如沉香、檀香、胡椒、槟榔、朱砂等。宋代是香料进口最多的朝代,南宋时,香料进口品种多达300多种,对促进我们传统医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丁毓玲称,商品上挂着货牌标签,刻着“南家”“水记”等商家名字,总共有96件木签木牌,说明货主不少,这也反映出在中世纪的泉州,香料交易很繁盛。

  “现在流行的海外代购,泉州人早就玩明白了。”丁毓玲称,泉州具备天然的港口优势,而“爱拼敢赢”的泉州先民的造船、造桥和造塔能力,更为泉州联通世界打下了基础。

  彼时,泉州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实现“双向奔赴”,外国商人和宗教人士纷纷到泉州安营扎寨。

  元代石刻“四翼天使造像”是海交馆一件网红级文物,长53.5厘米,宽51厘米,呈尖拱形,尖拱下镂空。碑面浮雕一位趺坐男性天使,天使披云肩,身着宽袖袍,两手于腹前捧一朵盛开的莲花,花上承托一个十字架,肩后两对展开的羽翼后有飘带,趺坐在祥云上,两耳垂肩,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似的圆珠,身后还伸出两条飘带,为唐代菩萨造型。

  “在同一个人物造型上,居然出现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三种以上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元素,这反映出泉州当时文化交融的深刻程度。”丁毓玲称。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22个遗产点以杰出方式整合了生产、运输和销售的空间结构,以及关键的制度、社会和文化,它们共同促进泉州的惊人崛起,成为10至14世纪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

  “一座城市成为海洋商贸中心有哪些关键条件?我们总结:交通基础设施、商品生产、营商环境和人,这也是我们馆长期以来设展的依据。”丁毓玲称,梯航万国,向海图强,在海交馆,泉州的海洋文明、中国人的航海基因得到延续。

  航海是冒险者的天堂,古人如何成功抵达彼岸,古船是最好证据。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孙健,长期从事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我国大多数的水下考古工作,获得多项荣誉。

  当晚,他讲述了“南海一号”保护和发掘的全部历程和意义。

  “南海一号”是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南宋初期从泉州港驶出,于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

  它的发现重大意义。“800年前的宋代,开启了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适宜远洋的航行的福船定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东南沿海发达的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孙健称。

  足见,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已进入鼎盛时期。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近18万件,既有船上的生活用具,也有旅客个人物品,也能看见宋代的海外贸易、人员往来以及海上生活形态。

  在船货中,瓷器占比最高,景德镇的青白釉,但更多是德化窑、磁灶窑和龙泉窑等东南沿海窑场生产的外销瓷器,充分说明中国瓷器广受世界欢迎。

  另外,“南海一号”上的铁器数量也很庞大,总重量超过100余吨。其中,既有工业制成品的铁锅等,也有作为初加工的铁锭。铁制品出口表明通过海外贸易将中国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传播到不同地区,船上大量金叶、银铤、铜币的出现,也充分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成熟的海外贸易体系。

  孙健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双向奔赴的旅途,它将中国文化和风俗传播到更远地方,也将外来元素带回到这片大地。“南海一号”上发现的胡椒、玻璃等都是异域物种和制品,它们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

  “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共同参与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利用,既是受益者也是传播者。”孙健称。

  造船、架桥的精神和智慧

  泉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古港,也是宋元时期的造船重镇。

  北宋中期,泉州已形成“每岁造舟通异域”景象。当地从早期鸟船发展成应用水密隔舱技术建造的福船,一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船舶。

  林配宗系水密隔舱非遗传承人,他在现场讲述了福船的“黑科技”。

  福船底尖上宽,容量大,前后翘,犹如“不倒翁”,稳定性极强、抗风力很好,关键是“吃水”深,异常适合远洋,它代表了当时世界造船技术的先进水平。

  福船还使用了中国古代最了不起的“黑科技”——“水密隔舱”,即把船隔成11至13格横板,把船舱分隔成了若干区域,彼此独立。

  “这项发明最大优点就是,即便船体破损了一两处,也能及时堵掉出水口,船照样可以平稳地航行,提高了远航的安全性,非常适合商业航运。”林配宗称。

  他介绍称,唐宋时期,水密隔舱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船舶建造;明代,伴随郑和船队七次远航传入了世界各国,至今仍在世界造船和航运业中运用,包括潜水艇、航空飞行器和各种船舶也都运用该技术,足见它的创造穿越了时代。

  “我外公家十一代造船,从小我就想学,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我是外孙,学不了。16岁,我出海捕鱼,踏上了耕海之路。这些大大小小的渔船,还是福船。在海上驶得越远,我的念头就越强烈:如果这项造船技艺消失了,真是太可惜了。”林配宗回忆称。

  鉴于此,他只能“曲线救国”,成立船模制造公司,说服几位表哥,一起传承这个濒临失传的技艺。2014年,他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借此让福船被更多年轻人认识和看见。

  中国正在重新成为造船大国。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三大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产量全球领先,占国际市场份额超过40%,行业全年收入超过5000亿元,产品逐步覆盖市场上全部船型,中国正从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船舶工业也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此次活动也邀请了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总经理、“爱达·魔都号”邮轮总设计师陈刚作为演讲嘉宾,他讲述了团队是如何创造新历史。

  身为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长达323.6米,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横在海面上;高72.2米,相当于24层的高楼;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1290多名船员。

  此举填补了中国造船业最后一块空白。

  面对欧洲技术垄断,陈刚和团队攻克多项核心关键技术,探索出了一条以我为主、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和全球配套的邮轮装备产业发展道路。

  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大型邮轮整船零部件大约2500万个,是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全船电缆4750公里,超过上海到拉萨的铁路距离,工程物量是常规船舶产品的数十倍;全流程协同也是难点,邮轮设计建造涉及25个国家的数百家分包商,现场建造最高峰时超过5000人,对总承包商的信息化、数字化应用水平提出了严格要求。

  无论如何,历经8年科研攻关、5年设计建造,最终不负使命。

  “古有福船,今有邮轮,变的是时代和技术,不变的是中国人锐意创造、逐浪前行的精神品质。”陈刚称。

  泉州造桥也同样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和智慧,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讲述了他对泉州桥的认识和理解。

  20年来,李国宏曾深度参与泉州“申遗”工作,这段经历让他看见泉州架桥的文化历史。

  公元11至13世纪,富庶的泉州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造桥运动。

  “在300多年里,就建了139座跨江跨海的大石桥。”李国宏称。

  在此期间,泉州当地的能工巧匠们因地制宜,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洛阳桥、安平桥和顺济桥更是彼时的“超级工程”。

  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桥墩是整座大桥的“定海神针”,泉州人发明了“种蛎固基法”,让石桥梁的基础更加牢固。

  “这是世界首例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造的发明。”李国宏称,洛阳桥也首创了“筏型基础”和“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它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并载入世界桥梁史册;在建造安平桥时,当地人还发明了“睡木沉基”,一举解决了桥墩承重的难题。

  不仅架桥攻坚克难,通过“众筹”募资造桥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地民风民俗并得以长期延续。

  “桥下是奔流不息的江水海水,桥上总有爱拼敢赢的奋斗身姿。”李国宏称。

  桥梁架设的既是交通,更是民心。中马友谊大桥总设计师刘波讲述了他参与海外架桥的故事。

  中马友谊大桥是中国和马尔代夫共建“一带一路”超级工程和友谊见证。

  马尔代夫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早在明代郑和曾率船队两次到过此地。首都马累面积仅1.5平方公里,却居住着23万人,是世界上最小、最拥挤的首都,此前人员往来只能靠渡轮,极为不便,拥有一座跨海大桥,是当地人的世纪梦想。

  “在马尔代夫建跨海大桥实在太难了。”刘波称,马尔代夫群岛多为珊瑚礁,在如此“酥脆”地基上建桥,全球没有先例。当地政府曾多次邀约西方公司研究,应者寥寥。

  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马尔代夫国事访问,表示中方将积极支持马方提出的跨海大桥项目。

  “从那时起,我们中交就开始研究、设计和建设这座大桥了。”刘波称。

  此前曾有西方公司评估,这座造桥至少需要8年,但最终中交集团从开工到通车,仅用了33个月。

  “我们老祖宗在1000多年前就会用牡蛎固基造桥了,我们可不能砸了‘中国桥梁’这块金字招牌。”刘波称,架桥过程中,他和团队克服了多项关键技术难关,一举解决印度洋长周期波和珊瑚礁地质两个世界级技术难题,分别给混凝土、钢筋表面“穿上”了中国制造的硅烷、环氧涂层“防护衣”,确保此桥不被海水和时间腐蚀。

  中马友谊大桥的成功架设在当地引发全民热议。2018年8月30日正式通车,马尔代夫举行连续7天的庆祝活动。

  5年多来,大桥通行上亿人次,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去了巨变。

  “马中友谊大桥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刘波称。

  千年古城的新力量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这两句宋人李邴曾写的诗,反映了千年前泉州讨海开拓、开放包容的城市景象。

  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副会长姜波演讲称,泉州是串联起古代中国文明、东南亚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乃至地中海文明的海港城市,更是一座集“丝绸之国”“茶香古道”和“千年瓷都”于一体的遗产地。

  “如果问,什么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国。我想,‘丝绸’一定是答案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称。

  中国丝绸博物馆有件“镇馆之宝”——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它是在距离泉州不到200公里的福州出土,单衣用纱罗制作而成,轻薄通透、如烟如雾,同时出土的还有354件丝绸服饰,数量多、品种全,犹如打开南宋女性的华丽衣橱。

  据称墓主名叫黄昇,她的父亲名叫黄朴,曾经官至泉州知州兼提举市舶司,相当于泉州市委书记兼任海关关长。1087年,北宋已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大量出口丝绸、瓷器、茶叶,泉州也是国内外货物的集散地。

  “作为海关关长的女儿,黄昇拥有众多丝绸也就不足为奇了。”周旸称。

  她说,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路线分为陆运和海运,其中“陆丝”主要依赖骆驼、骡马,而海丝则以帆船为运载工具,从物流性价比来说,海丝更具优势。唐代,安史之乱使陆丝受到破坏,对外贸易逐渐从陆上转到海上。泉州抓住历史机遇,一跃成为重要港口。

  据史料记载,从泉州出口的丝绸,可远销越南、柬埔寨、印度、坦桑尼亚等23个古国。泉州海关关税,南宋初年岁入200万钱,占国家财政收入的20%。其中丝绸功不可没。

  德化瓷也是泉州身为海洋商贸中心的证明,而且是一部仍在延续的活历史。

  “从小呢,我们就围着大人捏泥巴玩泥巴。”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称,泉州能成为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定与当地的瓷器生产和贸易输出能力有很大关系,德化窑是泉州22个世界遗产点之一,当地人把该窑址称为“一眼千年”。

  经历千年,德化瓷依然行销全球。

  据统计,德化县陶瓷企业多达4000余家,从业者10万余人,德化瓷销往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全县陶瓷产业集群规模577亿元,同比增长14.9%。

  去年8月,“德化白瓷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一票难求,被网友称作“远看是纱,近看是瓷”。

  茶是东方的一片树叶,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故而“海上丝绸之路”也称“茶瓷之路”。曾经,泉州茶叶也与德化瓷一道,从刺桐港出海远销全球。

  中国传统的制茶工艺延续至今。为让大家见识传统乌龙茶的制茶工艺,活动邀请了铁观音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魏月德以及他的儿子魏嘉宏、女儿魏小凌一起,讲述了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卯辰来炒青,火里逃生,进行揉捻、初烘、包揉,千揉百捻,抓拉揉搓,让铁观音香色味韵型达到极致。”魏月德称。

  从泉州的航海、造船、建桥、丝绸、陶瓷和茶叶,似乎已经回答了“为什么是泉州”的命题,但如何让泉州真正的“活起来”和“火起来”,这又是另外一道命题。

  “在我看来,泉州遗产从来不是孤立的,是鲜活的。老百姓生活在遗产里,遗产就在身边,见人见物见生活,有血有肉有灵魂。”泉州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发言称。

  她认为泉州申遗成功,既让世界遗产领域实证了中国的海洋文明,也帮助我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认识泉州的价值。

  岁月如梭,古老泉州也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

  泉州媳妇蓝净在文化餐饮业深耕25年,她正在准备把非遗文化、海丝精神和宋元美学相结合,烹饪出独属于泉州的烟火家宴——“宋元泉席”;蟳埔女民俗文化传播者黄丽泳的顶簪花头饰,宋元时期已在泉州流行,经她多年推广,去年意外走红,成为热搜,如今已变成网红装饰;蓝绥泓是喜欢做妆糕人的95后福建姑娘,当前还在清华大学就读博士学位,她正用科学的3D打印新型材料制作妆糕人,让传统手艺赋上现代科技。

  泉州的年轻一代,正在用不同方式续写城市传奇。

  曾龙是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导演,母亲曾静萍是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他也曾在梨园戏沐浴中成长,但相当长时间,梨园戏却犹如“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后来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原本志向是当一名影视演员,直至大学毕业第二年,他跟随泉州梨园戏剧团到欧洲巡演,却改变了他的看法。

  “在法国表演开场前,全场黑压压、静悄悄的,大家在后台都很紧张,今天怎么这么安静,是不是没有观众啊?演出时,全场还是静悄悄的,静得都害怕。直到演员们出来谢幕,全场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返场谢幕后,掌声又起,再返场!当全场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终于看清楚了,台下黑压压地整齐坐着的几百观众,竟然全是法国小学生。”曾龙回忆称,他在欧洲巡演时,当地观众的热情让他惊讶和动容。

  自此,他决定不做影视剧演员,老老实实回到泉州参与梨园戏队伍,他的加入也让泉州当地传统的梨园戏产生很多“新玩法”。

  “一台梨园戏,唱了八百年。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到底来自哪?在我看来,就是不忘本,也不吃老本。”曾龙称。

  同样是国家级“非遗”的木偶戏亦是如此,它在不断“转型”中向“新”而生。如今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告别了家班、民间戏班的传承模式,转向国有剧团的集体性传承,为传统艺术闯出了一条新路。

  无论是经商、做人和做事,泉州人的价值体系中,总是难以跳脱出那句古话——“爱拼才会赢”。

  林雨薇是泉州人,她也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100米栏冠军,从小练田径,18岁才开始接触跨栏,这是极度考验体力、毅力、挑战极限和冲刺能力的运动,忽然转型,困难重重,但她从不认输,最终获得成功。

  “我们福建人,骨子里就是‘爱拼才会赢’的基因。”林雨薇称。

  “如果你和晋江的企业家打交道,你会发现,大多数企业家都有一种赢了笑笑,输了再来的精神特质。很多人问:你们晋江人,输赢笑笑的这种洒脱底气从哪里来的?”鸿星尔克实业董事长吴荣照称,晋江的先天发展条件并不突出,这里却盛产企业家。每一家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企业,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很多困难。

  “总有人托我们一把,有政府这个坚强后盾,也有团队和供应链上的伙伴企业一起拼、一起闯、一起扛。也正因为自己遇到过困难,我们也想为他人撑伞。”吴荣照称。(澎湃新闻 记者 韩雨亭)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