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不是所有企业纾困的“万能钥匙”

发布时间:2024-11-16 16:04:49 来源: sp20241116

  【经济日报记者来信栏目】

  编辑部:

  不久前,记者到天津市的部分“老字号”企业采访发现,员工们对直播带货的看法言人人殊:有人觉得直播带货很好,能以更直观的产品展示,对促进消费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抑或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企业和农产品库存积压问题。比如,过去几年,湖南宁乡的黄桃、山东青岛的大白菜等农产品都曾经出现过销路不畅问题,是直播电商打开了农产品销路,推动更多土特产走出大山、助农增收。也有人认为,网红直播带货有很多不足。比如,天津本地人从直播平台购买商品很实惠,但需等快递送货上门,不如去门店取货方便。又如,外埠市场对食品的口味要求有异,没有本地化生产和产品创新,仅靠直播带货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还有人主张,网红直播带货属于粉丝经济的范畴,其中有些亮眼的数据是否源于平台企业的“后期加工”很难判定,网红一旦“翻车”,便会出现销售风险。

  对直播带货看法的差异不止发生在天津,也不止发生在这一个网红经济的子领域。从多地企业和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看,支持直播带货、MCN(多频道网络)内容创作和网红经济发展的政策确实不少,有些地方甚至举全市、全县之力想要打造网红城市,留住这“泼天的富贵”。

  但是,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网红经济能否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论。特别是针对直播带货中“谁在带货”“带谁的货”“带货的数据哪里来”等模糊不清的问题,MCN等公司内容创作不规范、虚假宣传等问题,目前仍有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的空间。

  近年来,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网红经济大幅提升了相关企业的销售量,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增加了购物新体验,让家电、农产品、食品饮料等行业企业尝到了甜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

  直播带货虽好,却不是所有企业纾困的“万能钥匙”。从生产层面看,直播带货本质上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分支,属于产品营销范畴,不涉及产品生产和种植养殖过程,距离实际的线下服务尚远,更谈不上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很难给企业带来供给侧的真正改变。

  从适用领域看,并非所有企业和行业都适合直播带货。那些面向企业端的“to B”客户、涉及个人隐私的产品、定制化产品和需要实地体验的产品,以及医疗、金融、法律等需要高度专业知识的行业就不太适合直播带货,直播平台企业也很难对相关产品的风险作出科学判断。

  从地方经济发展角度看,靠短期蹭热度爆火的产品和企业比比皆是,但是长期霸榜、销售“长红”的案例却凤毛麟角。事实证明,企业若不苦练内功,缺乏过硬的技术、服务和产品,脱离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单纯依靠直播带货手段去搞噱头、博眼球、拼流量,很难在一个地方真正长久发展。随着一些网红热度退去、粉丝数量下降甚至直播“翻车”,直播带货也可能逐渐除去泡沫,回归日常。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各地在鼓励直播带货发展之余,别忘了直播带货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生产环节的问题,要从生产领域突破,服务和技术领域的问题,还要做足实体经济的功课。当然,在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没必要把直播带货与实体经济融合起来放在一起去思考问题,“酒香”与“会吆喝”并不矛盾,各地要学会促进直播电商业与新能源汽车业、文化旅游业、农副产品等领域深度融合,用直播带货新方式正确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满足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带来“酒香又会吆喝”的多赢效果。(经济日报 周琳)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