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8:06:50 来源: sp20241130
青少年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学习修复知识。受访单位供图
戴上3D眼镜,瞬间穿梭时空长廊;漫步于文物标本间,巴渝文化的深厚底蕴触手可及;参与文物修复,那份历史的重量与珍贵在指尖流转……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物考古研究院”),凭借其“三馆一院”的创新文物活化体系,搭起文物与市民沟通的桥梁,也成了山城文化地图上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文物局获悉,文物考古研究院“开放考古遗产资源,推动文物活起来”项目入选了首批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
让古老遗产焕发活力
文物活化,核心在于创新利用。在这里,“三馆一院”——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重庆故事馆及枇杷山书院,共同编织成一张集展示、体验、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网络。以此为依托,文物考古研究院不断探索“考古+”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记者步入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廊。为了让尘封的文物重见天日,这里独创“透明库房”概念,采用“半藏半展”模式,通过《巴风渝韵》《美石美刻》《春秋不朽》三大展览,精心呈现了2280件珍贵文物标本,系统呈现了重庆地区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脉络。
在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科技力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3D全息投影、全景五面屏、三维立体吸附式文物修复益智教具、巴人AR换装游戏……一系列高科技互动体验项目让公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考古现场;在红外捕捉、雷达跟踪等多种技术的加持下,考古现场、文物标本三维数字化重现,让公众通过沉浸式、互动式模拟,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
此外,生物考古与文物修复透明工作坊的设立,更是将重庆科技考古的成果直观展现给公众。这里不仅展示生物考古的奥秘与现代动植物标本,还全流程展示文物修复过程。孩子们在这里体验模拟修复,不仅学会了修复知识,更在过程中培养了细心与耐心。前来体验的学生李如许说:“亲手触摸历史,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鲜活与温度。我们要将文物修复技术好好传承下去。”
文物考古研究院还携手8所中小学,创立重庆考古联盟校,组建“重庆考古少年团”,通过考古研学、历史科普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领略考古的魅力。自启动以来,“重庆考古”系列研学项目已举办超过150场活动,吸引超过8万名参与者,在巴渝大地掀起了一股文物考古学习体验的热潮。
让考古与大众心灵相通
在文物考古研究院,不仅文物与公众紧密相连,连历史建筑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周末时光,枇杷山书院成为市民的热门去处,一杯咖啡、一本好书、一场讲座,让这里成为知识与文化的交流胜地。
“枇杷山书院不仅为考古专业人员和考古爱好者提供阅读交流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参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吴广说,作为重庆首家考古类书院,枇杷山书院依托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报告厅改造而成,藏书量达3万余册,免费向公众开放。它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成为连接考古与大众的文化桥梁。
通过IP授权,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巧妙利用文物建筑,打造出“重庆故事馆·枇杷山宝库”综合文旅项目。其涵盖青少年考古研学、文物修复体验、考古文创开发等多种业态,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的原创红色党建剧《无声的英雄》与沉浸式悬疑话剧《雾起江州》,更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重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公众营造了一个个充满魅力的公共文化空间。
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表示,未来,该院将继续深耕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推动文物、文创、文旅的深度融合,让重庆考古形象更加亮丽,让巴渝文化更加生动,让文旅融合之火更加旺盛,共同见证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复兴。
(记者 雍 黎)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