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3:03:31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9月2日电 题:中国医生忆援非经历:越是艰苦的地方,故事越多
中新社 记者 马帅莎
“对外医疗援助要的是留技术,而不是炫技术。”2022年,时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的郭伟以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身份,带领20多名队员踏上为期一年半的援非之旅。
如今,郭伟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回忆这段援外经历,郭伟近日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感慨,越是艰苦的地方,故事越多。
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合影。(受访者供图)从足球找突破:要留技术,先转观念
跨万里之遥抵达几内亚后,郭伟第一步做的是摸清当地的医疗水平,实际情况远不如他预想的乐观。医疗队进驻的中几友好医院是几内亚三所国立医院之一,医疗条件在几内亚已是名列前茅。但与中国国内医院平均水平相比,不管是医护人数和技术水平,还是硬件设备,都有差距。他注意到,急救中简单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在当地却应用不多。
“这得普及。”郭伟说。
在朝夕相处中,他发现,在体育项目中,几内亚人尤爱足球。他由此联想到丹麦足球名将埃里克森在赛场上突然倒地昏迷那一幕。“埃里克森这个名字他们都听说过。”于是郭伟将埃里克森与“死神”擦肩的故事讲给医护人员听,还将其编成了情景剧。
“自那以后,他们似乎被说动了。”郭伟说,从一开始只有中国医护人员操作,逐渐变成由中国医疗队带着当地人上手,最后当地人有意识地独立操作。“有一天,他们找到我说,‘郭队,我们在急诊中自己救活了一例患者’。”而今,心肺复苏技术已在院内铺开。
聊到这个故事,郭伟表示,当时觉得很“烧脑”,现在想来很有意思。与国内相比,在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做的都是具有开拓性的工作,大家很有成就感。
援非医疗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
援外期间,郭伟带领医疗队深度参与中几友好医院的临床工作,从查房、会诊、手术到建章立制,创造了多项“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带领当地医护人员做气管镜诊疗,第一次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做超声引导,第一次开展动静脉造瘘手术等。
郭伟在病房与几内亚医生一同看诊。(受访者供图)郭伟带领的第29批援几医疗队的故事只是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一个缩影。1963年,中国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抵达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中国自此开启援外医疗之路,在非洲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国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援外医疗队工作格局,援外医疗从“输血式”的援助转向可持续的“造血式”合作,帮助受援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虽然在几内亚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但郭伟认为,援外医疗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去不断开拓完善,带动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作为医务工作者,大家都希望实现一些开拓,几内亚医护人员亦是如此。当轻松学会一项新技术时,他们都很兴奋。”郭伟说。
他表示,随着几内亚经济水平和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当地人的就医需求定会越来越大。未来应增加中非更多层面的人员往来交流,邀请更多非洲朋友来华沉浸式地感受学习中国医术。(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