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22:56:35 来源: sp2024122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残疾人文化事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和残疾人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用书香点亮心灯
两张桌子一合并、再铺上一块红色的桌布,就有了扩展知识、连接精神家园的“红方桌”自强读书会。一群爱读书的残疾人汇聚于此,朗读着红色经典、伟人事迹和党史故事。
周凤生(左一)带着残疾人书友一起阅读。人民网 周静圆摄
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残疾人之家”的“红方桌”自强读书会通过阅读鼓励残疾人明理立志、自强自立。
读书会的帮扶人周凤生曾是当地一所特教学校的校长。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残疾人阅读帮扶志愿服务中,负责组织每周固定的读书日和每月至少3次的读书活动。
“我们以‘红’为底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吸引了不少残疾人加入。读了很多红色故事以后,有3位残疾人书友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展示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周凤生满是骄傲地说。
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积极参与阅读、文艺创作等活动,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学习融入社会的各项技能,在文化助残的浓厚氛围中充盈精神生活。
用非遗传递温暖
在吴中区一箭河实验小学,有一个特殊的兴趣班,一群小学生认真地学习钩针编织和刺绣。
今年3月,残疾人手工艺大师“育苗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工作室由爱心企业赞助,吴中区残联、胥口镇政府和一箭河实验小学三方共同推进,依托沙红英、顾建珍两位残疾人名师,将钩针、刺绣传统手工艺引进校园,开设非遗手工艺兴趣课,为学生无偿传授技艺。
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一件刺绣往往需要两到三个月的功夫。“希望能有更多小朋友和年轻人喜欢苏绣、学习苏绣,将这项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顾建珍说。
顾建珍(左三)在教孩子们刺绣知识。人民网 周静圆摄
据悉,苏州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残疾人文体艺术兴趣爱好调研,深入到各个残疾人家庭精准对接,把握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迫切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为残疾人展现精神风貌和自身价值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用艺术滋润灵魂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江苏省淮安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楼上传来阵阵歌声。在淮安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班上,声乐老师在教残疾人唱《送别》这首歌曲。
在淮安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班上,声乐老师在教残疾人唱《送别》这首歌曲。人民网 周静圆摄
淮安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文介绍,为稳步推进残疾人文化队伍建设,淮安市残联定期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班。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办不同类型班级。据悉,今年以来有声乐、电子琴、轮椅舞和手语舞四个培训类别,计划采用“上门培训”和“定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服务。
2023年,淮安市残联打造由不同层次残疾人节目组成的残疾人文艺表演队伍,通过市、县区残联上下联动,开展“温暖前行·梦想起航”淮安市残疾人文艺走基层活动,举办残疾人文艺节目展演活动,为残疾人提供舞台。
《“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便利可及、供给丰富、保障有力的残疾人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中国残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各部门合作,牵头组织了盲人阅览室建设、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展了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残疾人文化周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省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24个、电视手语栏目37个,地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84个、电视手语栏目272个。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有1541个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开展视障文化服务,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13459场次,全国省地两级残联艺术团226个。
残疾人的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建设,为残疾人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抒发情感的舞台,提升残疾人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责编:薄晨棣、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