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2:37:39 来源: sp2024111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中国文化,并选择在中国工作生活。他们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文化不遗余力。
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全职外籍研究员史瀚文——
把敦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敦煌莫高窟,白杨高耸,游人如织。
“千年莫高窟里,装着‘世界的敦煌’。”眼前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国人,正是敦煌研究院第一位全职外籍研究员史瀚文。
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年,史瀚文第一次来到敦煌。此后30多年间,他不断地了解、研究敦煌。
史瀚文认为,敦煌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断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这种文化自信让人们可以敞开心扉,欣然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艺术元素。”
如今,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方面已跻身世界顶尖水平,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史瀚文举例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对莫高窟第八十五窟进行保护,探索出科学的壁画保护修复方法并向全国推广;与国外大学团队开展合作,在土遗址表面防风化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
在史瀚文看来,敦煌研究院不仅是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领军机构,还在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促进文物保护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中国完善的文物保护措施正让敦煌这一文化瑰宝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史瀚文表示。
史瀚文喜欢把他研究的敦煌艺术以及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目前,他正在编写《敦煌学学术资源综合指南》,这将是敦煌学领域第一部百科全书。作为一门国际性学问,敦煌学研究在新时代持续升温,相关研究正稳步推进。
“敦煌是不同文明和思想和谐共融的典范。”史瀚文说,敦煌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过往、了解当下以及全球化未来的可能性,“希望通过我的研究和介绍,各国民众能更好地了解敦煌及其无与伦比的财富。”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乔安娜——
绚烂多彩的中国文化让我沉醉
来自新西兰的乔安娜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外籍教师,她开设的“中外山水诗歌的比较和欣赏”课程颇受学生们喜爱。
“我从小就对中国感兴趣,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服饰、戏曲,还是充满魅力的汉字都深深吸引着我。”2002年,乔安娜来到中国西安,一待就是5年。在这里,她不仅学会了中文,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还开始研究中国历史文化。
在朋友的推荐下,乔安娜第一次阅读《世说新语》。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为她打开了一扇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集序》中描写的优美风景,令她心驰神往。
因为对魏晋风度情有独钟,乔安娜的硕士论文《曹植的生平与诗歌》和博士论文《魏晋隐逸诗歌》都与这一主题有关。“西方的山水诗歌比较直白,注重描写自然实景,而中国山水诗善于写景抒情,以此展现深邃的思想。”在乔安娜看来,魏晋诗歌不仅有对山水的情景描绘,更蕴含着人生态度的表达。
2015年10月,乔安娜奔赴魏晋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绍兴。“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竹林山野,绍兴仍然保留着魏晋时代水墨画中的风韵。”乔安娜发现,她在心中勾勒了多年的那种烟云水气的洒脱和风流自赏的气度,散落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在绍兴,乔安娜无偿为当地民工子弟辅导英语,积极帮助来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主动承担当地涉外机构的翻译校对工作。2018年3月,她当选“绍兴市荣誉市民”。
热爱中国文化的乔安娜在给海外学生授课时,总是积极介绍中国文化、美学及价值观,让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她还将一些有关绍兴的风俗趣事翻译发表在刊物上,并多次演讲介绍中国文化。2016年10月,乔安娜获颁浙江“西湖友谊奖”。
“我愿花更多精力潜心研究,与各国朋友分享绚烂多彩的中国文化,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桥梁作用。”乔安娜说。
来自南非的建筑师伊恩·汉姆林顿——
让更多人感受中国古民居之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修缮一幢老房子。来自南非的建筑师伊恩·汉姆林顿挽着袖子,正在忙碌着。“很多人觉得我修老房子有经验,都请我帮忙。”汉姆林顿哈哈笑道。
“我上大学时,在书上见过中国四合院,从那时起对中国传统民居产生了浓厚兴趣。”2002年,汉姆林顿在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邂逅了青山绿水间的中国古民居,天人合一的建筑之美令他流连忘返。“相信在这里生活,会激发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说,“希望在这里租下一处传统民居。”2010年,汉姆林顿再次回到白沙镇旧县村,如愿租下了老房子。
“这些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砖木结构住起来冬暖夏凉,很接地气。”感叹于中国古建筑的智慧,汉姆林顿坚持“修旧如旧”,保留每座房子的“性格”。破损的泥墙照样用泥巴补上,残损的木结构用古木料补上,等比例扩大窗户改善采光……在修缮过程中,汉姆林顿努力在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和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从2010年至今,汉姆林顿陆续租下6栋古民居,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古朴的砖木混合建筑里,几处铁艺雕花隔断增添了时尚感。依地势而建的平台上整齐摆放着桌椅,遮阳伞下游客在赏花品茶。整座建筑里,传统和现代相融,颇具匠心。带着“希望更多人被中国古民居治愈”的心愿,汉姆林顿改造的“秘密花园”民宿于2011年对外开放。不少游客携家人来此休闲体验,感受到老房子焕发的生机。
2012年,旧县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汉姆林顿带动下,越来越多当地人加入古民居保护利用队伍,许多村民也从中受益,村民阿毛就是其中一位。2013年,眼看家乡旅游人气渐旺,在县城从事婚庆工作的阿毛决定返乡。在汉姆林顿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将自家老宅改造成了民宿。“汉姆林顿无偿帮我们设计改装,非常专业,改造后老宅既保留了我小时候的记忆,居住也更舒适。”阿毛开心地说。
旧县村在实施乡村风貌改造过程中,乡村风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还原了乡村元素,保持乡土风味,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旧县村也成为遇龙河畔的网红打卡地。
如今,汉姆林顿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他的古民居保护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大。2022年,因为对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汉姆林顿获颁广西“金绣球友谊奖”。汉姆林顿动情地说:“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小小的事情,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我的肯定。如果可以,我希望余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王锦涛、刘军国、祝佳祺、李琰) 【编辑:李润泽】